图片
史密斯-维森公司生产的M1917转轮手枪一战枪荒早在一战爆发前,美军就列装了.45 ACP口径柯尔特M1911自动手枪作为制式手枪,该枪的列装是出于美菲战争的经验,在战争中.38 Long Colt口径的柯尔特双动转轮手枪停止作用不足,美军对较小口径的手枪弹失去信任,要求下一代制式手枪使用传统的.45英寸大口径。最后由勃朗宁设计,柯尔特公司生产的柯尔特M1911自动手枪和.45 ACP手枪弹被选为美军新一代制式手枪和枪弹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一战时期美军制式的柯尔特M1911手枪,和二战时期的M1911A1相比,它的握把背板是直的,扳机护圈后缘没有切出手指让位凹槽,金属表面采用深色发蓝,颜色接近黑色,不像商业型那样抛光,呈哑光黑,而不是二战时期普遍采用的灰色磷化。这种一战军版柯尔特被成为“军版黑”(Black Army)。但因为孤立主义思想,美军军备建设长期松弛,到1917年参加一战时,赴欧远征军战备工作严重不足,不光缺火炮和机枪,连步枪和手枪都缺,整个军队是懵懵懂懂参加一战的。由于制式的柯尔特M1911自动手枪数量不足,为保证远征军手枪供应,美国军方不得不公开招标采购转轮手枪,作为柯尔特M1911自动手枪的战时应急替代品。为了尽可能缩短研制进度,军方要求新转轮手枪不要从头研制,应当尽可能选择已有的成熟型号,又为了与柯尔特M1911手枪通用弹药,不增加后勤负担,要求新转轮手枪也要发射.45 ACP手枪弹。柯尔特“新制式型”1898年,柯尔特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“新制式型”(Colt New Service)的大型双动转轮手枪。该枪采用柯尔特系列中的重型转轮架,侧摆式装填,手动抛壳,弹容量6发。该枪口径有.45 Colt、.44 Spl、.44-40、.38-40、.38 Spl等,其中以.45 Colt最为常见。图片
图片
.45 Colt口径柯尔特“新制式型”转轮手枪,该型号转轮手枪体积较大,图中这支是较早生产的商业型,用的是柯尔特公司带COLT商标的黑色硬橡胶握把。美军在美菲战争中被停止作用不足的.38 Long Colt转轮弹坑得不轻之后,一度没有合适的制式手枪,不得已之下在1909年采购了部分.45 Colt口径“新制式型”,命名为M1909转轮手枪,这其实就是.45 Colt口径“新制式型”的军用版。图片
图片
图片
美军采购的M1909转轮手枪,为.45 Colt口径“新制式型”的军供版,握把框底部有军用编号,USMC的缩写表明其属于海军陆战队。图片
作为M1909手枪配套枪弹生产的军供版.45 Colt手枪弹,被称为.45口径M1909转轮手枪弹。柯尔特“新制式型”还成功外销,1899年加拿大军队采购了相当数量.45 Colt口径“新制式型”,用于布尔战争,补充当时在用的柯尔特M1878双动转轮手枪数量不足;1904-05年,加拿大西北骑警也采购了柯尔特“新制式型”,用于取代1882年起装备但性能不佳的恩菲尔德Mk II型转轮手枪;在一战时期,柯尔特公司还为英国生产过.455 Webly口径的“新制式型”,作为其韦伯利转轮手枪的替代补充。
图片
图片
一战时为英国生产的.455口径柯尔特“新制式型”当收到美国军方招投标后,柯尔特公司随即以现成的“新制式型”为原型,将口径改为.45 ACP,作为供美国军方选用的补充手枪,也就是后来的柯尔特M1917转轮手枪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改为.45 ACP口径的柯尔特“新制式型”,后来命名为M1917转轮手枪。由于是战时应急产品,枪的表面不像商业枪那样做抛光打磨,保留了加工刀痕,握把为朴实的胡桃木光握把,握把框底部有军标编号。
由于.45 ACP弹为无底缘自动手枪弹,早期的M1917转轮手枪弹巢内还没有定位台阶,是光的,无底缘弹无法在弹巢内定位,装在转轮内中心抛壳挺也无法勾住底缘一次抛壳,于是采用半月夹定位。半月夹为钢板冲压成型,可固定3发.45 ACP弹,装填时连同月夹一道装入转轮,装两个月夹即将转轮装满,6发子弹全部打光后推出转轮,按动中心退壳杆,向后伸出的抛壳挺会勾住两个半月夹,将6个空弹壳一次退出。
图片
早期型柯尔特M1917转轮手枪的弹巢内没有定位台阶,这种设计非常原始,后来借鉴史密斯-维森M1917转轮手枪的经验设置了定位台阶。
图片
M1917转轮手枪发射.45 ACP弹使用的半月夹
图片
装在半月夹上的.45 ACP弹史密斯-维森“手动退壳2型”
由于美国军方对战时应急转轮手枪的需求极大,仅柯尔特公司一家无法完成全部订单,于是史密斯-维森公司也参加竞标,要求是一样的,以现有型号为基础,改为.45 ACP口径,与柯尔特M1911自动手枪通用弹药。史密斯-维森公司就以自己的.44口径“手动退壳2型”(.44 Hand Ejector Second Model)为母本,改造为.45 ACP口径转轮手枪。
图片
图片
史密斯-维森“.44 Spl口径手动退壳2型”转轮手枪
“手动抛壳型”是史密斯-维森公司在19世纪末推出的一系列新式转轮手枪,所谓手动抛壳指的是它们采用侧摆式转轮,转轮摆出后要手动按压一次退壳杆,让中心抛壳挺后退完成退壳,而不像更早的中折转轮手枪那样撅开转轮架时抛壳挺自动伸出退壳。
史密斯-维森公司最早推出的“手动抛壳型”是.32 S&W口径,1908年推出了更大的.44 Spl口径,该型被成为.44 Spl口径“手动退壳1型”(.44 Hand Ejector Second Model),也叫“新世纪型”(New Century)和“三重锁型”(Triple-Lock),所谓“三重锁”是指它的转轮除了后方卡榫、和击发时卡住转轮的止转锁外,退壳杆前端与枪管下方导管还有一个弹簧卡榫,有三个锁定点,更坚固。
图片
史密斯-维森.44 Spl口径“手动退壳1型”转轮手枪,它的退壳杆头部有第三个弹簧卡榫,与枪管下方容纳退壳杆的导管配合锁住转轮,所以退壳杆是整个埋在导管里的。
后来“三重锁型”被认为过于复杂冗余,为降低成本,1915-1917年期间生产的“手动退壳2型”取消了退壳杆前端弹簧卡榫,退壳杆也改为裸露式的,不再埋于导管内。
图片
.44 Russian、.44 Special和.44 Mag转轮弹,右侧弹是从左侧弹基础上加长弹壳,增加装药演变而来的,史密斯-维森.44口径手动退壳型用的是.44 Special,.44 Spl。
在接到美军关于.45 ACP口径转轮手枪的招标后,史密斯-维森公司将.44 Spl口径“手动退壳2型”转轮手枪改为.45 ACP口径,提交了一个与柯尔特公司非常类似的产品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史密斯-维森公司为美军提供的.45 ACP口径“手动退壳2型”转轮手枪,后来也被美军采纳,也命名为M1917转轮手枪。作为军枪,该枪也使用朴实坚固的光面胡桃木握把,握把框底部有军标编号。看看这乌蓝油润的烤蓝,看看这敦实的胡桃木握把,正如同当年那个质朴刚健国力上升期的美国。如果哈默警长这样的传统美国硬汉地下有知,看到如今的美国被冷漠油滑的政客,愚昧自大的红脖子,以及那些嗑药、扎针、割蛋、搞皮燕的人屑霍霍成这样,肯定气得雪茄烟都夹不稳了,拔出手枪屑连子弹都不稀罕用,直接抡起枪把咣咣咣把他们脑浆子都砸出来!两个M1917最终美军方没有宣布这家或者那家取胜,而是两个都要,宣布军队将并行采购柯尔特和史密斯-维森的.45 ACP口径转轮手枪,两个公司的产品在军内不作区分,均命名为.45 ACP口径M1917转轮手枪。图片
史密斯-维森版M1917(上)和柯尔特版M1917(下)两个公司生产的M1917转轮手枪技术性能近似,操作细节因两公司产品的传统略有不同,比如柯尔特M1917的转轮是向右转的,解脱转轮的方式是向后拉卡锁,史密斯-维森M1917的转轮是向左转的,解脱转轮的方式是按解脱按钮。图片
柯尔特版M1917的转轮卡锁,向后拉解脱。图片
史密斯-维森版M1917的转轮卡锁,向下按解脱。在军队一并采购的过程中,一些技术还有了杂交,比如前文提到的半月夹,最初它是史密斯-维森公司发明的,并申请了专利,但在战时动员生产的情况下,美国政府直接允许柯尔特公司也生产使用这种半月夹。还有就是前文提到早期的柯尔特版M1917弹巢内无定位台阶,全靠半月夹定位,而史密斯-维森版M1917的弹巢内设计了定位台阶,弹壳口正好顶在台阶上,台阶前方直径缩小段与弹头外径相匹配,保证弹头通过时有更好的精度,甚至不用半月夹也可装.45 ACP弹发射,只是退壳时不能一次退出,要一个个弹壳抠出来。后来柯尔特公司在后期生产的M1917转轮手枪上也增加了类似的定位台阶。图片
史密斯-维森M1917的弹巢内有定位台阶,早期的柯尔特M1917没有,后来也加上了。从这些细节上不难看出,在这一时期史密斯-维森公司在转轮手枪上钻研更细致,结构更合理,产品质量其实也好过老牌子柯尔特。一战时期,柯尔特和史密斯-维森为美国军方生产了约15万支M1917转轮手枪,广泛装备参战美军,是柯尔特M1911自动手枪的重要补充。为了方便官兵携行、使用这两型转轮手枪,美军设计了配套的枪套和弹药携行袋。转轮手枪枪套为牛皮制,半封闭结构,有一个皮制翻盖,握把露在外面,枪套背面穿在帆布外腰带上;同在外腰带上的还有三个帆布弹药包,每个帆布弹药包内有两个仓室,装两个预装3发弹的半月夹。图片
M1917转轮手枪的枪套和弹药包图片
每个弹药包分两仓,各装一个3发半月夹图片
这名一战美国远征军士兵腰间枪套内就带着M1917转轮手枪,另一侧挂了三个弹药包。为了方便携带M1917转轮手枪的官兵装填弹药,美军发往前线的.45 ACP手枪弹还有一种24发带半月夹的纸盒包装,在包装盒内有上下两排24个分隔,3发一夹的子弹交错排列其中,正好容纳8夹,官兵打开包装后可直接取出装在自己的弹药包里。图片
24发带半月夹的.45 ACP弹包装战后岁月一战结束后,两款M1917转轮手枪作为军队剩余物资被卖到民用市场和执法部门。民间用户和执法人员对M1917转轮手枪的评价较好,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那个半月夹:这种弹夹是用钢片冲压的,比较紧,把子弹装到弹夹上难度较大,而且薄片状的弹夹容易变形,一旦变形,很容易增大击锤与子弹底火之间的间隙导致击发无力不发火,但如果不用弹夹,退壳又很麻烦,需要用通条或小棍逐发捅。1920年,美国彼得斯弹药公司(Peters ammunition Co.)推出一种 .45 Auto Rim手枪弹,其他地方与无底缘的.45ACP手枪弹完全一致,只是将无底缘弹壳改为凸缘弹壳,这样就能既不用弹夹,又可按压退壳杆一次退壳了,可以说是为M1917转轮手枪量身定做的产品。图片
装在半月夹上的.45 ACP弹,单独的.45 ACP弹和.45 Auto Rim弹,后者与.45 ACP的差异仅仅是多了底缘,可不用月夹在M1917转轮手枪上使用。图片
温彻斯特公司生产的50发装.45 Auto Rim弹除了一战时期的美军,1937年,巴西也向史密斯-维森公司订购了25000支M1917转轮手枪,这批枪被称为巴西合同版M1917或M1937转轮手枪,识别特征是转轮架上有巴西国徽和MADE IN U.S.A.字样。巴西订购的M1917转轮手枪多采用商业型上的带网格握把,但也有使用库存的美军型光滑握把。除了巴西军队订单,史密斯-维森公司也一直在生产民用商业版M1917转轮手枪,直到1950年代正式停产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巴西合同版史密斯-维森M1917转轮手枪,转轮架上有巴西国徽和MADE IN U.S.A铭文。—完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炒股知识,佳永配资,牛360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